深入村老校调研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年开学初期,县老教委就制定深入村老校调研计划,在调研中总结好的做法,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予以整改。
红杨镇六桥村老校是所办得比较好的基层老校,村党总支和村委非常重视老校建设,将所有原村干部、老党员、回乡定居的离退休人员都动员参加老校活动,就是没有普通村民参加。村民反映:老校是老年村民受教育的组织,普通村民也应该享受老年教育的权利,而不应该把普通村民排除在外。县老教委在调研中认为:这个建议很好,说明老年村民维权意识很强,同时也反映了老年村民愿意上老校的良好愿望。村党组织、村委应该大力支持,吸收自愿参加老校学习的普通村民,扩大学员覆盖面。同时老教委根据这一现象,在全县工作会议上提出,不能把老校办成村老干部学校,应该面向全体老年群体召收学员。从而推动了我县老年人入学的积极性。
2015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红杨镇老校办学经费不足,县老教委副主任奚家爱同志亲自到镇政府,向镇党委书记传达老同志们的意见,镇党委非常重视老校建设,很快就加拨经费,保障老校办学经费要求。2016年在调研中发现陶辛镇芦中村老校虽然有村电管站房子作为老校教室,但由于经济困难,没有课桌,学校一直没有开办起来,县老教委从不多的资金中挤出五千元,作为该校开办经费,使芦中老校很快就办起来。2017年湾沚镇村老校办学经费困难,县老教委挤出五千元补助困难村老校办学。同时我们也在各方筹措资金,对每年申办村(社区)示范老校,经验收合格后发给五百元奖金作为鼓励,从而促进了村(社区)办老校的积极性。至2017年底全县村(社区)老校由过去的六十多所发展到71所,占全县91个村(社区)的百分之七十八。
2016年10月在陶辛镇调研中,村校普遍反映:村老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舞蹈老师基本没有。县老教委立即研究,从县老年大学借调最优秀的刘秀花老师偕同伴,不辞劳苦,利用晚间不上课的空档,到陶辛镇各村老校,教授学员舞蹈课程,很受村老校学员们的欢迎。同时为了解决村老校舞蹈老师严重缺泛的问题,县老教委于2015年5月、2017年9月,利用县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为村老校舞蹈爱好者学员到县老年大学进行为期五天的培训。她们返回村校后成为舞蹈骨干,再去教更多的学员跳舞,弥补村老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2018年花桥镇老教委汇报,由于各村老校人员长期来进行义务免费工作,还要自己掏腰包贴电话费、交通费,致使多数村老校工作人员不愿干,村校很难坚持办下去。会后,县老教委副主任、老年大学校长奚家爱,副校长何贤清等领导,亲自带队到花桥镇,与镇党委、政府领导协商,探讨解决办法,引起镇党委高度重视,今年6月20日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对每位村老校工作人员每年补助两千五百元电话交通费。使老校人员工作热情高涨,全镇各村老校办得红红火火。
调研中发现镇村老校普遍存在教学场地严重不足,有的利用村部会议室办校,有的甚至没有教室。六郞镇老校虽然很早就办了老校,但教学场所较小,教室不够用。县老教委领导曾两次到镇上协调解决新的办校场所,在镇老教委的不断努力下,镇政府很快将老校与镇文化馆资源整合,现实社会资源共享。这样既解决了老校有人气没有教室上课,文化馆有场地没有人气的窘况。陶辛镇三太村、胡湾村、白沙村、四门村等老校在县老教委检查督促下,老校都有独立场地且比较标准的教室,而且都办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同时又和村农家书屋连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真正做到社会资源共享,促进老校发展。2017年9月,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湾沚镇竹园村老校,利用小区楼房地下室空地作为教室,场地又湿又黑,高身材的人连腰也直不起来,怎么能上课?老校学员都有意见。我们和镇上老教委一道向村党组织和村委领导建议,要求帮助解决老校活动场地。去年该村把原村委办公的场地让出来作为教室,现在老年学员们可在条件好的教室里安心学习了,受到老年学员一致点赞。几年来县老教委经常深入全县村老校进行调研,帮助解决了很多村老校的实际问题。
推广好的办学典型,促进村老校全面发展
县老教委在调研中发现好的村办老校,及时帮助总结经验,向全县各村广泛推广,提高村办老校覆盖面。如花桥镇有的村老校活动开展频繁,很有特色。活跃了村民文化生活。如东门渡村老校不仅上文化课,平时也是戏迷们经常演戏、看戏的地方,传统节日期间又是村民看民俗文化节目表演的场所,是农村老年人最常聚的地方。九十殿村、五四村等老校广场舞不仅深入民间,还能长期开展,尤其是九十殿村原领导带头跳广场舞,使广场舞得到广泛普及。我们把他们的做法,通过现场会形式,向全县各村老校推广,受到大家好评。现在我县各村晚间都有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身影。
2016年在调研中发现湾沚镇三元村老校能在困境中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村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赞助与损赠,实现村委、个人、社会“三结合”的办法筹集办校经费,弥补村校经费不足的困境。2017年我们在三元村召开现场会,重点介绍捐资办学的好经验。在全县引起很大反响。现在全县很多村老校都提倡个人交学费,如津元村、红杨镇岗山村,六桥村等老年学员,每个学年交费100元至200元报名费。津元村老校常务副校长童达楠同志去年带头交了600元,其他校务会成员每人都交了200元。该村老校学员焦孝茂同志,在学员大会上主动向老校捐资1000元。使我县村办老校出现蒸蒸日上好气象。
同时,对有创新的做法,我们也积极推广。如六郞镇易太村老校,为了吸引老年学员来校学习,他们每次在开学前利用文艺演出的办法来吸引学员到校学习,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老人学习的愿望。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为此,在全县老教委会议上重点介绍了他们的做法,现在也有一些村校也在采取这个办法来吸引老年学员参加学习。由于我们采取多种办法提高农村老人入学率,到目前为至,使全县老年学员由过去占六十岁以上老人总数的百分之八发展到现在百分之十八点六。
几年来,我县老教委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其他兄弟县相比,我们还做得不够,通过这次申办省示范校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向其他县学习,争取把基层老年教育工作搞得更好。
芜湖县老年教育委员会
2018年11月20日